网媒大家谈第二十期:媒体人用微博要学会吸引“宽粉”

时间:11-09-01 栏目:网媒大家谈 作者:编辑网 评论:0 点击: 4 次



嘉宾:许海平(新浪、腾讯微博昵称:@河北解放http://weibo.com/hebeijf)微博营销传播研究院院长

主持:修相科(http://weibo.com/izeiss

时间:2011822

【导读】微博对媒体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媒体人可以利用微博做什么?如果你的粉丝不多,该通过什么方式来提高你的粉丝数量?微博营销传播研究院院长许海平给大家出了几招。许海平认为记者可以借所在媒体的优势,利用微博做一些活动,这样不仅策划可以出亮点,也可以给自己带来一些人气。同时在微博上做一些有意识的自我营销,也能拓展人际关系,吸引宽粉

对媒体人来说,微博更是一个工具

  修相科:微博对媒体人意味着什么?

许海平:我刚离开媒体不久,当时微博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总结了几点:1、找选题不费劲;2、采访变得简单;3、合作变得容易;4、和各路精英成为好朋友;5、与领导更好地沟通。

 

修相科:有没有问过新浪的人,为何当时他们会选择大规模拉媒体人上微博呢?别的微博平台再复制这一招,可行不?

许海平:制造话题,带动各企业,名人的加入,这不是很明显的吗?不可复制,媒体人很有个性,玩习惯了就很难再换。

 

修相科:这里似乎有一个纠结,媒体人上微博是一个个性化选择,还是把微博当成一个工具性的平台?

许海平:我是当成了工具,但不排除有些媒体人为了哗众取宠,我所知道的媒体人,大部分还是以工具为主要的

 

媒体人要多吸引宽粉关注

修相科:最近发现,使用微博的媒体朋友越来越多了,现在开始上微博的同行们,似乎有些后知后觉,这些后来者,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粉丝数量增长缓慢。能给他们支点招不?记得你讲的课里有一个如何吸引宽粉的内容,能否也说说?

许海平:只是我个人的经验,如果新浪不给推荐,靠个人的努力,粉丝增长不会快的,但是也不是不可能,我开始是一千多粉丝,其中800个是加V的,就是和个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2009年入驻微博,我只是个普通记者,虽然有V,但获得不了推荐的机会,我就在微博上和人套近乎,我沾了《八小时以外》的光了,很多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八小时的情结,尽管八小时现在很窘迫,但能在他们眼前出现,是一个惊喜,所以我和他们套近乎就比较容易多了。成为朋友成为哥们,一定不要抱有什么目的,要是总是带着目的去加人关注,看着很假的态度,对方不会把心掏出来的。古人说欲取之先与之,想着先给对方什么,再想得到什么。

 

修相科:我的理解,宽粉有两种,一种是本身有影响力的人,一种是能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当然还有第三种,本身有影响力且能影响到有影响力的人。我想作为媒体人来说,这种与人打交道的基本素质还是应该具备的,你的办法应该是可以给很多人启发,并复制成功的。你认为媒体人上微博最忌讳的是什么?自高自大自言自语,还是不顾身份胡言乱语?或者其他?

许海平:最忌讳的是目的性太强,另外就是太极端。目的性太强了,对方会有所警觉,成不了好朋友;微博语言太极端,会让人认为素质低下。

 

学会用微博自我营销

修相科:微博就像一个人生鼎沸的大广场,似乎嗓门大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这可能也就是为何有人喜欢在微博上说一些极端的话,因为说的极端一点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

许海平:短时间内可能会引起别人的兴趣,但如果你本身不是这样的性格,不能保持下去,也不会引起人兴趣。就像作业本,他一直是大嗓门,所以有很多追随者。就是说,你的风格要保持。

修相科:这涉及到如何给自己的微博定位的问题,还有对自我包装和营销的问题,也就是说,媒体人要想在微博上被更多人关注,是否要加上自我营销的成分在里面?

许海平:当然有,自我营销很有必要。

 

修相科:能否指点一二,媒体人如何在微博上自我营销?

许海平:根据自己的喜好,性格来定位,媒体人有很多优势的,名人也喜欢和媒体人亲热些,首先要能和各媒体老总交上朋友,这样人脉自然而然就来了。我第一次参与的2010年元旦的铊中毒女孩的救助,获得了一些媒体老总的关注,随后我做了一个关于微博的专题,邀请他们用简短的几个字来写出玩微博的感悟,他们不会拒绝的。后来我邀请他们给我们杂志题词,也非常愿意。包括后来做的赈灾晚会,微剧本大赛,也都邀请他们做顾问。

 

修相科:又是一个吸引宽粉的高招!哈哈。做这些事儿也有时间成本的吧?从开始做,到真正见到效果,周期是多长呢?

许海平:如果你能主导杂志报纸的内容,随时就可以,先从选题入手,比如大运会,你就可以找这些媒体老总发表对大运会开幕式的看法,不需要太多的文字,私信就可以,他们也乐于接受这样的采访。

 

微博的意义在于拓展人际关系

修相科:恩,这条路子可以借鉴和学习。还有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但是没有答案。就是微博的意义在于换一个平台固化原有的人际关系;还是扩展交往圈子,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许海平:应该是拓展人际关系的平台

 

修相科:那同事之间互相加关注,是不是就变成了了无意义的事情?

许海平:那是矩阵的一种方式,同事之间加关注,有利于你微博的传播。

 

修相科:哈!你这一说,还真是开阔思路了,发微博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引起广泛传播,矩阵传播,更有威力。

许海平:噎死一踢死(yes,it is)。


更多



 
关于本文作者

及时的行业资讯,实用的网编技能,全面的管理规范,编辑网助力网络编辑晋级之路。

QQ 号码:11815050
腾讯微博:http://t.qq.com/a11815050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izeiss

又是一只飞过天空没有留下羽毛的鸟X,你懂的……

网媒大家谈第二十期:媒体人用微博要学会吸引“宽粉”: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