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网络应用使用率下滑

时间:12-06-26 栏目:新媒体 作者:编辑网 评论:0 点击: 7 次



《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发布
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互联网普及率较2010年提高4个百分点。

网民规模突破5亿 增长进入平台期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报告》认为,过去5年内助推网民规模快速增长的几类人群中,10~29岁群体互联网使用率目前已接近高位,未来在这一人群的提升空间有限,50岁以上人群的互联网使用率变化幅度很小。其他年龄段和教育水平的人群对互联网的接受速度很难达到年轻和高学历群体的水平,致使整体网民规模增长进入平台期,接下来网民规模增长的难度将会有所加大。

微博唱主角 传统应用现萎缩

2011年,包括新型即时通信、微博等在内的新兴互联网应用迅速扩散,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的网络应用使用率明显下滑。

这其中,网民的互联网沟通交流方式发生明显变化。2011年中国网民即时通信使用率增至80.9%。同时,许多传统交流沟通类应用的用户规模出现萎缩:电子邮件使用率从2010年的54.6%降至47.9%,论坛/BBS则由32.4%降至28.2%。

网络新闻使用率快速下滑,微博成为网民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目前有近半数网民在使用微博,比例达到48.7%。而网络新闻用户使用率从上一年的77.2%下降至71.5%,规模增速仅为3.9%。

娱乐类应用普遍走低,但网络视频用户增幅明显。网络音乐、网络游戏和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在2011年增长幅度较小,使用率也分别下滑至75.2%、63.2%和39.5%。相比之下网络视频行业的发展势头相对良好,用户规模同比增加14.6%,达到3.25亿人,使用率提升至63.4%。《报告》指出,由于各大视频网站需要靠聚合版权内容来获取高流量,使得网络视频业版权运营成本大幅攀升,同时视频广告价格较低、其他盈利模式无法在短时间内培养成熟,因而网络视频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这一现状目前还很难改变。

创新应用或成手机网民规模增长推手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与前两年相比增长速度开始放缓。

未来,创新应用将是推动手机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力量。目前手机网民在手机用户中的渗透率仅为36.5%,手机上网需求不足是大部分手机用户未能接入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原因。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庞大的智能手机网民规模为移动互联网应用的爆发提供了基础,各大互联网服务商也开始纷纷布局移动互联网,而激烈的竞争必将催生能够满足细分人群需求的创新应用,并进一步推动手机网民进入下一轮高速增长周期。

提升农村网络使用技能和意识是关键

2011年,农村网民规模为1.36亿,比2010年增加1113万,占整体网民比例为26.5%。

近年来,我国农村网民比例在低位徘徊,其中包含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等整体人口结构变动因素的作用。然而农村居民自身缺乏电脑和网络使用技能是制约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发展的重要障碍:2011年有57.8%的农村非网民表示“不懂电脑/网络”是其不上网的原因,这一比例在城镇非网民中为45.7%。

此外,会上CNNIC成功测试并正式发布了“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作为中国首个免费开放的互联网统计数据产品,将全面实现大众公益数据服务。(作者:高方 来源:《传媒》杂志)


更多



 
关于本文作者

及时的行业资讯,实用的网编技能,全面的管理规范,编辑网助力网络编辑晋级之路。

QQ 号码:11815050
腾讯微博:http://t.qq.com/a11815050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izeiss

又是一只飞过天空没有留下羽毛的鸟X,你懂的……

传统的网络应用使用率下滑: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