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手记:新闻采编需要注意的问题

时间:12-06-30 栏目:媒体实践 作者:编辑网 评论:0 点击: 5 次



——2004年9月湖南《常德日报》值班手记
一、关于新闻角度的问题
我们在拍照的时候往往有这样的体会:对照相机前的某一个景物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拍摄出不同的图片,可以是正面的,可以是背面的,可以是侧面的,但使照片漂亮的最佳拍摄角度往往只有一个。写新闻报道跟拍照差不多,对于某一个事实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报道。但能最大限度凸现新闻的最佳报道角度往往也只有一个。
如9月2日头版头条的《让党旗高高飘扬——澧县农业产业链党建工作纪实》这篇通讯,实际上说的是“澧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么一回事。如果就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角度来报道,不说上头条,就是上一版都困难。本文作者没有从落入俗套的角度来写,而是从“澧县农业产业链党建工作”这个较新的角度来写的。
如9月3日报眼的《(引题)棉花优势区域建设现场会提醒棉农(主题)棉花保“秋桃” 着重防病虫》。这篇消息见报角度是编者强扭的。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新闻报道强扭角度后也的确存在主题与文章写法上的不和谐问题。就拿这篇消息来说,它的导语、主体部分都是围绕“全市的棉花可能获得大丰收”的角度来写的,只是它的结尾写到了“会议提醒棉农,棉花保“秋桃”应着重防病虫”的内容。按理,这条消息的导语、主体、结尾都应围绕“棉花保‘秋桃’ 着重防病虫”这个角度来写。对于这条消息,编者为什么要强扭角度,因为原稿围绕“全市的棉花可能获得大丰收”的角度来写的,的确不是最佳角度。全市的棉花可能获得大丰收,也可能因为不抗拒的自然灾害而不能获得大丰收。就是能够获得大丰收,等到获得大丰收成为铁的事实之后去报道也不迟。对于棉农来说,预报棉花是否丰收无关紧要,而预报如何保“秋桃”防病虫才是最重要的。
如,9月4日头版头条的《(引题)一个乡镇创一个品牌 一个品牌出一个特色(主题)汉寿特色品牌拉动农业经济发展》这篇消息。其原稿是从“一乡一品”这个角度来写的。对于“一乡一品”,早在几年前就报道过,而作者却认为这是个好角度,要求发头条。显然这种老掉牙的角度的报道是不能上头条的。后来,作者根据编者的提示,从“特色品牌”这个角度入手写出来的报道,虽然还是免不了写“一乡一品”,但比原稿要新鲜一些了,上头条也就勉勉强强了。
如,9月14日头版消息《(主题)消防站数少力弱 大隐患改不彻底(副题)省政府督查组指出我市消防问题》。这篇稿件的角度是编者强行扭过来的,编者给它翻了个身。此稿原来的角度是正面的,主要说常德市的消防建设如何如何好。编者觉得,应该突出报道常德市消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尽管这些问题在原稿中只在结尾部分用少量笔墨简单提了一下,但编者认为这些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应该整改到位,否则将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9月1日头版的消息《(引题)卫生监督部门抽检结果显示(主题)部分学校食堂卫生尚需改善》一稿,也是编者强行扭过来的一个角度。原稿也是从正面给予报道的。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创新解决问题方法的前提。记者在采访当中不要放过问题,要突出报道问题。
二、关于新闻中逻辑的问题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往往比较注重形象思维的运用,而不太注重逻辑思维的运用。其实,新闻报道的写作是离不开逻辑思维的,一篇新闻报道就是一个次论证,新闻报道的语言要讲求逻辑性。
如,9月6日头版头条的消息,《(引题)管委会服务周到 各企业经营有方(主题)德山23家规模企业全部盈利》。德山23家规模企业全部盈利的原因是什么?消息的引题给了我们较好的回答:一是德山管委会服务周到,二是这23家企业经营有方。但是,原稿却不是这样的,它说,德山23家规模企业全部盈利的原因在于管委会服务周到的结果。这就有失偏颇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两者交互作用、缺一不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这一原理,德山23家规模企业全部盈利的根本原因应该是这些企业的经营有方,德山管委会服务周到只不过是德山23家规模企业全部盈利的重要条件。对于这一根本原因,原稿中提都没提到,是后来在编者的提醒之下才补充上来的。
如,9月11日的头版有条消息,原稿题为《肉品可放心吃 市场肉品合格》。这篇消息说的是,市放心食品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对江北城区、德山开发区肉品市场进行了一次暗访,结果令人满意,没有发现不合格肉品。一次暗访没有发现不合格肉品,不等于市场上就没有不合格的肉品了,也许不合格的肉品在这次暗访中没有被发现。因此仅仅根据一次暗访就作出“肉品可放心吃,市场肉品合格”的结论,似乎有些以偏概全。对此,编者在处理这条稿件时,把标题改为《(引题)肉品市场暗访行动(主题)未发现不合格肉品》。经过这样处理后的报就道显得很客观了。
如,9月4日头版的《浓墨重彩绘蓝图——常德市重点工程建设十五年回顾》。这篇通讯中的开头中原有这样一句话:“到过常德的人都感觉常德变美了。”认真分析一下这句话,就能发现这句话有逻辑方面的问题。“到过常德的人都感觉常德变美了。”作者是怎么知道到过常德的人会有这种感觉的?这是其一。其二,到过常德的人如果仅仅只到过常德一次,那么是怎么感觉出常德的变化的?对此,编者把这句话给删除了。
如,9月16日头版的《武陵低保子女领到助学金》的消息,原标题为《武陵低保子女喜领助学金》。见报标题与原标题相比较,少了一个“喜”字。为什么编者要把这个“喜”字删除,因为这个“喜”喜得有些勉强,有悖常理。试想,低保家庭一个月就那么几百元的生活费,而如今的学费、生活费负担是相当沉重的,低保子女虽然领到了一些助学金,但对完成学业来说也只不过是杯水车薪。在这种情况下,低保子女“喜”从何来?
如,9月10日的报眼《程海波获省“教育功臣”称号》一稿,当时已有评报员指出:既然是程海波获得“教育功臣”的称号,那么就应该着重写程海波本人是如何重视教育的?而不能只写全市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我觉得评得有道理。这篇见报稿件的确显得有些文不对题。9月11日头版报眼消息《(主题)全省扶持民办教育“双十佳”评选揭晓(副题)陈君文、吴生元获十佳个人称号 市教育局获十佳单位称号》。原稿的主体部分只写了陈君文的简要事迹,而没有写吴生元和市教育局的事迹,这也属于逻辑方面的问题。9月25日头版报眼消息《(引题)省军区师团主官军事比武在即(主题)市领导为常德参赛主官鼓劲》。此稿应写上驻我市部队师团主官参赛集训的情况。缺少这一内容,文章就不太顺畅。
三、关于会议和领导人活动报道的问题
跳出会议和领导人活动写报道是目前比较时尚的做法。
如,9月1日的报眼《三万老科技 余热献“三农”》就基本上做到了跳出会议写报道。这本来是一个全市老科协工作汇报会,有4位市级领导和一批老干部参加。但作者没有就汇报会写汇报会,没有着重去写领导如何如何强调指出之类的话,而是突出了会议中的新闻:3万老科技工作者服务“三农”的事。对于市领导和老干部的讲话精神,作者巧妙地安排在了文章的结尾。这是跳出会议写报道的一种常用方法。用这种方法写会议的报道还有:9月13日的报眼消息《(引题)传播农业科技 提供致富信息(主题)我市无线发射央视农业节目(副题)全市90%以上的农村人口可直接收看》;还有9月23日的头版消息《(主题)全市农村富余劳力60.2万人(副题)市领导要求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如9月10日头版的《(主题)30多户居民无厕所(副题)市领导现场办公研究解决方案》。这篇消息基本上做到了跳出领导人活动写报道。报道主要突出了30多户居民无厕所的原因,没有突出报道市领导,对市领导只是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提及到。而在开头是把市领导作为新闻由头来写的,在结尾则只用40多个字报道了领导对此事的要求。但这篇消息的原标题没有把新闻眼拉出来,落入了俗套。原标题为《市领导现场办公解民难》。
如9月13日头版二条消息《(引题)2004年12月31日起(主题)我市禁用实心粘土砖》一稿,标题的确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但报道正文的写法却令人倒胃口,因为报道的写法沿袭了会议报道的那种模式。报道主体部分的第一段写“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启祥强调”,主体部分的第二段写“副市长刘剑英要求”,报道的结尾写“市政协副主席张新民等领导人了席了会议”。那么有人会问,报道的标题怎么不像会议报道的标题?见报标题是编者从会议报道中抓出来的,稿件的原标题也是会议报道模式的标题。
如,9月18日头版的报眼消息《(主题)建设食品安全体系试点启动(副题)肉品、蔬菜、米粉、纯净水为试点行业》。除标题外,报道的导语、主体、结尾部分的写法都采用了会议报道的那种模式。标题是编者另给制作的。
如,9月22日头版消息《地税10年入库62亿元》。作者也把它写成了一个会议性的报道。原标题为《市地税局召开协税护税工作座谈会》。
对于如何报道市级领导人的活动,本报早有规定,除市委书记、市长以外,其他市级领导的活动一般不要写成特写。但还是有记者不按规定办,有的甚至把县级领导人的活动也写成了特写。如9月24日头版消息《市领导走访扶贫点村》一稿,写的是市委副书记刘本之到扶贫点村走访研调一事。原稿为700多字的特写,见报时编者把它压缩到了200多字。
四、关于标题制作的问题
看书先看皮,读报先读题。因此,标题的制作是很重要的。新闻标题制作的总原则就是,要把报道中最闪光的、能够让人大一吃惊东西抓出来。
如,9月20日头版消息《(主题)两年为农减负五亿元 半年人均收入一千三(副题)省人大检查组充分肯定我市农业综合执法》。这则标题就把报道中最闪光的东西抓了出来。这是作者自己制作的。编者只不过是把原来的引题作了主题,而把原来的主题作了副题。
如,9月21日三版时事新闻《江泽民给军队提五点希望》。新华社播发的原标题为《江泽民胡锦涛出席中央军委扩大会议》。这是江泽民同志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后第一次参加中央军委扩大会,可以说也是一个交班会。因此,我们在标题制作时突出了江泽民,而且突出了江泽民给军队提的五点希望。
如,9月14日报眼消息《(主题)9-10月我市将接受卫生复检(副题)市领导要求有关单位立即行动起来迎接检查》。此稿的原标题为《(引题)市委、政府号召(主题)全民动员 迎接省检国检》。很显然,原标题没有直截了当告诉读者即将发生的一件事:9-10月我市将接受卫生复检。类似的还有9月8日的报眼消息《(引题)茶园环境好 茶叶无公害(主题)我市茶叶一半出口》。这篇报道的原标题为《我市茶叶成为出品创汇大卖点》。显然,原标题没有见报标题直截、明了。
如,9月14日头版消息《(引题)市领导强调(主题)打击地下“六合彩”不力要追究》。原标题为《市领导强调严厉打击地下“六合彩”》。市领导要求打击地下“六合彩”已讲过多次。但是,对打击地下“六合彩”不力者要追究责任,却是第一次提出,而且有关部门还出台了具体规定。因此,编者在标题上突出了这个最新的信息。
如,9月30日头版头条消息《(引题)程海波在市级中心学习组集中学习时强调(主题)全市各级党组织要自觉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原标题为《市级中心学习组集中学习》。原标题没有突出这次集中学习的重要精神。
五、关于政策把关的问题
江泽民指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可见,新闻报道的政治、政策把关是何等重要。
9月15日头版消息《(主题)4年消化粮食60万吨(副题)鲁洲糖业带活桃源粮食生产》一稿中,原来这么一句话:“政府以‘跳楼价’出卖酒厂”。这句话编者给删除了。那么,它错在哪里呢?“以‘跳楼价’出卖”,说明了酒厂的出卖价格远远低于酒厂本身的价值。有贱卖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之嫌。这违背了国家的有关政策。也许有人会问,桃源县的的确确是以“跳楼价”出卖的酒厂,怎么不能报道?我说,要报道可以,但要从反映问题这一方面去单独报道。如果在这篇消息中以经验性的内容出现,就等于是肯定他们贱卖国有资产的做法。
9月15日二版综合新闻版题为《丰碑——S304工程建设纪实》的通讯中有一段严重泄密的话。这段话说,在某县的某条公路旁驻有海军某部的重要军事基地(原稿写有具体的县名、公路名、部队名、基地名)。这等于给间谍提供了一条准确的信息,给敌人提供了准确的瞄准目标。这段严重泄密的话,如果不是值班人员看得认真及时发现,可能会出现一个不小的麻烦,可能要受到责任追究。
六、关于新闻图片说明词的问题
可以这么讲,在一般情况下,一幅新闻图片的说明词就是一篇简明新闻。既然是新闻,一般就得具有新闻的五个要素。但我们在处理图片时,发现不少新闻图片的说明词没有写出新闻。
如,9月17日二版有幅图片的说明词简直就是一篇说明文,简直就是一篇广告语。这幅图片的见报说明词是这样写的:“湖南省晨曦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牧草及果蔬种植、奶牛养殖、鲜奶和果蔬汁保健饮品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该公司曾荣获‘澧县民营企业贡献’大户,常德市‘五个百万亩’工程种草养畜明星大户称号。图为该公司的奶牛养殖场一角。”这幅图片说明词的原稿更为糟糕,什么公司的地址、规模、产品种类等一应俱全,与商业广告用语没有区别。
9月23日头版有一幅图片的说明词的原稿也与上面的情况差不多,说的是武陵区周少华建起园林苗圃基地一事。就明词也是说明文似的,主要写了基地的规模及产品的种类。编者在处理这幅图片时,了解到周少华是一位下岗职工,于是便从“下岗职工不等不靠,自谋出路”这一角度来对说明词进行了修改。这样一来,说明词既有了新闻性,又有了思想性。
七、关于新闻稿中广告信息过滤的问题
有些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不知不觉为别人免费做了一些商业性的广告宣传。我们在写稿的时候,要尽量过滤新闻稿件中的广告信息。
9月21日头版消息《芙蓉家园盛装开盘》,原稿中把芙蓉家园的具体位置和房子的格局及物业管理写得清清楚楚。这些都是属于广告信息的范畴,有必要删除。
如,9月19日二版通讯《驾培市场悄然升温》的压题照上的教练车上有一个报名电话,也是一条广告性信息。我们在后期加工处理图片时,完全可以把这个电话号码除掉。
八、关于言论写作的问题
目前为一版撰写的言论长了点,动不动就是七八百字。给一版的言论一般应控制在500字左右。武陵周评的言论也最好控制在800字左右。
最近有读者反映,本报有人抄袭别人发表在其它刊物上的言论。这一点要引起注意。记得前些年,报社来了个研究生,他为了急于求成,抄袭发表在《张家界日报》上的一篇言论,被本报人员发现后,不好意思自动离开了报社。
九、关于专版、综合版的问题
本月专版和综合新闻版的整体质量不太好。但也有较好专版,如9月7日二版的《金土地》、9月14日二版的《读者之声》、9月24日四版的《时事聚焦》、9月25日四版的《文化副刊》等。较好的综合性新闻版有,9月16日三版的《时事新闻》、9月10日二版的《综合新闻》等。
现在有些专版和综合新闻版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信息量少,可读性差。我觉得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规定性的动作太多。以9月23日二版《广角镜》为例,这个版上有4种征文:工商风采征文、夕阳红征文、常德美景征文、优秀教师风采征文。目前除了这4种征文外,还有民政与社会征文、人口与计生征文、天平之歌征文、我的读书故事征文等。照这样下去,二版会办成征文专版。
(作者:胡德桂 时任湖南省常德日报社总编室副主任、主任编辑)
地址:湖南省常德市常德日报社
邮编:415000
电邮:hdg58@sohu.com


更多



 
关于本文作者

及时的行业资讯,实用的网编技能,全面的管理规范,编辑网助力网络编辑晋级之路。

QQ 号码:11815050
腾讯微博:http://t.qq.com/a11815050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izeiss

又是一只飞过天空没有留下羽毛的鸟X,你懂的……

值班手记:新闻采编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