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首席记者 王克勤
第一部分,一些基本理念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约瑟夫·普利策
人类要清洗自己的罪过,就只有说出这些罪过的真相。
——卡尔·马克思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真谛,也是新闻从业者的底线:你可以不说话或者不能说话,但是只要说话,你就必须讲真话。)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
——《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条
自由是不可分割的,只要一人被奴役,所有的人都不自由。
——约翰·肯尼迪
(捍卫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就是在捍卫着公众利益。)
人不应该生活在对人权、人性、人道和人味充满敌意的境遇之中,人必须恢复对人味、人性、人道、人权的认同。
——程益中
中国人一直都生活在“瞒”和“骗”当中。
——鲁迅
汤因比曾经说过:“一部人类文明史,不过是人类面对自然和社会的挑战而不断应战的历史。”因此,真实地记录这种“挑战—应战”的社会状态,揭示这一时代发展进程中的瓶颈因素和问题单子,深刻地反映人类应对挑战的智慧及其成果,便是一篇真正意义上的好新闻的基本内涵和目标所指。
我想说的是,造就一篇好新闻的,绝不仅仅是漂亮的文字、敏锐的嗅觉和机巧的处理,最重要的是一种俯仰天地的境界、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一种大彻大悟的智慧。
当这种境界、情怀和智慧面对社会发展进程的基本问题单子时,一篇好新闻也就应运而生了。
——喻国明
新闻人为什么必须讲真话?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曾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孔子语)。借用这一比喻,我们要说:“人不能两次犯下同一种错误。”孔子也说:“不迁怒,不贰过。”(见《论语·雍也》)“不贰过”即意指“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其实,从某种角度看,人类进步的秘诀也正在于此。人类中的聪明者之所以能不断进步,就是因为他们能体认在历史行程中屡屡出现而本质相同的“陷阱”和“误区”,并绕开它们,绝不重蹈覆辙。同理,人类历史在某个时段、某个区域出现倒退,则大多与人们重蹈历史的“陷阱”和“误区”有关。人们之所以会犯重蹈历史“陷阱”和“误区”的错误,则与这些“陷阱”和“误区”常常遭到有意无意的屏蔽、歪曲、篡改、捏造和粉饰而变得面目难辨有关。想一想,光“焚书坑儒”的悲剧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被变着法儿变本加厉地重复上演了多少回,就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新闻人常说的一句话是: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人也是历史的记录者。今天的新闻人应该奉献给后人的是标明了“陷阱”和“误区”的真相的信史,而非信口雌黄的野史稗闻。惟此,后来者才可据以明察秋毫而避免重入历史的误区。
新闻人能否提供事实真相居然关乎人类航程之进退安危,关乎莘莘生民之祸福荣衰,新闻人之责任不亦大乎?
——崔克亮
第二部分,我对记者的理解
一、 什么是记者
什么是记者?我个人认为,记者从字面理解,就是记录的人,我一直强调这样一句话,记者应该坚持四个字,即“客观拷贝”。就是要原汁原味,原样的拷贝,真实的记录。
记录什么?记录事实真相!
因此,记者应该坚持“三忠”原则,第一个原则是要忠贞于事实,第二个原则要忠诚于历史,第三个原则要忠实于公众。
第一个层面是,要忠贞于事实。为什么说要忠贞于事实真相呢?因为事实是新闻的生命与灵魂,没有了事实就不是新闻。或者说,那就是宣传与欺骗。
第二个层面是,要忠诚于历史。因为我们记者是现实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记录者,我们记录的现实生活和现实社会,在百年以后和千年以后将成为不可更改的历史。当百年以后、千年以后,人们研究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的时候,如果我们不辜负于这个时代,不辜负于历史,我们所做的记录是真实的,是真相,那么他们会为他们的前辈而骄傲。如果我们记录的是谎言,或者不负责任的新闻记录,那么后人将会耻笑我们这一代新闻人。
第三个层面是,要忠实于公众。媒体的最大属性是社会公器,媒体赖以生存是靠社会公众,媒体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这里面的社会公众,我更强调占公民绝大多数的平民百姓。很多人在说为人民服务,但他把这个人民界定为一个很小的、拥有话语权的强势阶层,诸如有权力的官员,诸如有钱的富豪,还有一些个别的知识分子的精英。这是目前媒体的一个现状。我以为,媒体首先应该为中国的绝大多数平民百姓说话,为平民百姓的利益奔走,这就是我所阐述的,要忠诚于公众。
二、记者的根本属性
一、是记录者;二、是守望者;三、是传播者。
第一、关于记录者
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真正的记者应该给后人留下可资镜鉴的信史,而非稗史逸闻。因此,记录应该是严肃、负责任的记录。
第二、关于守望者
社会赋予记者和媒体以守望公众利益的一个基本使命,这也是由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属性所决定的。因此我们应该成为公众利益坚定的守望者。
第三、关于传播者
媒体与记者是公众知情权的代言人。绝大多数公众对于各种信息,尤其是悠关自己生计与权利的政府公共信息的获取,最有效的途径便是媒体。面对所有的问题他们不可能一个一个的去询问。因此记者对于各种信息的获取与传播,便是在代行公众的知情权。故此,记者不仅要负责任地获取真实、准确的信息,而且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将这些信息传播与汇报给他的采访权委托人——公众。
同时,普通人的消息传播,仅限于人际传播,他的传播对社会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但,作为媒体的记者,他的每一篇文章乃至每一个观点,随着他的媒体的发行、传播,影响几十万、数百万的受众。那么一个虚假的信息、一个荒谬的观念,当被记者传播时,他带给社会的负面影响是非常大的,甚至会给整个社会带来致命的伤害。因此,记者是信息的传播者。
第三部分,记者的使命与价值
(一)、记者的使命与价值
就是作为历史的忠实记录者和守望者。因为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同时,记者的使命还在于,弘扬一种人文理想,人文精神,使诸如公平、正义、自由、民主、科学等常识性的普世价值渗透人心。
作为记者的价值,就在于忠实的记录事实并使之成为关怀制度安排的咨文,使这种事实真相的忠实记录有助于制度安排的合理与完美。
(二)、弘扬人文精神、关注制度安排
弘扬人文精神,简而言之就是让每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上平等的、自由的、文明地生活着,尊重每一个人作为人的基本权利,使每一个人人模人样的、像人一样的拥有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我们共同为之努力的目标。而关注制度安排,就是使我们的制度设置,使我们的政策更加合理,这是实现人文精神的手段。只有有了合理的制度、合理的政策,才能保障每一个人的权利,保障每一个人自由、平等的生活在我们的社会中。因此,记者在这个社会中肩负的责任是非常神圣的。
第四部分,优秀记者的五大特点
优秀记者的五大特征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对记者的特征还有以下一些认识:
第一,记者的内心应该像诗人
记者应该易于被一切新鲜的事物所触动,充满对现实生活中许多新鲜事物探究和感知的激情。如果一个记者没有激情,我认为他不可能成为好记者,因为他会变得冷漠,有些人的理性将会变成冷漠。冷漠将会对公平,将会对老百姓的疾苦,将会对不平等的事件产生不了激动,产生不了激动就产生不了关注,产生不了关注就不会行使自己的责任。我曾经看到一篇文章说,有激情的记者不是好记者,这个观点我不能苟同,我觉得记者的一个重要要素就是要有激情。
第二,记者的写作应该像史学家
记者要忠贞地、客观地记录历史,而不是浮躁地记录我们周围的生活,给后人留下可耻的、虚假的历史。从这个角度讲,记者必须要客观、理性、公正,并且超越。不管你对老百姓的疾苦,对人文关怀充满多么大的激情,但是你在写作和分析的时候,必须得非常客观,非常理性,不能把你的激情写进文章里去。以激情的心去关注,以冷静的笔去记录,这样才不至于产生媒体对任何个人的伤害。例如,你不能因为关注平民百姓而伤害一些其他的无辜的政府公务员。有些公务员的所作所为是无辜的。所以任何时候都必须站在社会进步和社会文明的角度去把握和思考,所以客观的记录也是有条件的,并不是说无条件的记录。
第三,记者应该是现实主义者,
以记录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为己任。
第四,记者也应该是理想主义者
记者总是想着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使每一个人有尊严地生活,平等的生活着,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加合理,使我们的社会更自由、更文明、更进步。使每一个人都能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平等的沐浴自由和公平的阳光。因此,记者应该是理想主义者。
第五,记者应该是战士
媒体本身的属性是曝光、公开、传播。
所有的罪恶呈现一个基本特性那就是隐蔽、遮蔽、遮挡。
一个要揭开丑恶,另一个要遮掩丑恶,揭丑与遮丑之间其实是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尤其对于揭露黑幕的记者而言,更是这样。二者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不仅仅揭露黑幕会危及对方的经济利益,还会危及对方的生命,于是双方便进入你死我活的斗争状态。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这个战场上,记者是冲锋在最前沿的战士。正是基于此,这些年在不断地发生着新闻记者被打或致死的各种各样的恶性事件。我觉得,一方面这是令人悲哀的消息,从另一个角度这是令人振奋的消息,说明我们有更多的新闻战士在战场上,为公众的利益而奔走、而冲锋陷阵。但是现实往往是非常残酷的,战场是残酷无情的,战士在战场上,在枪林弹雨中随时都有可能牺牲,在对敌作战中,战士的牺牲本身已经成了一种常态。
而这种常态,正是社会的病态所致!
从2003年至今,中国记者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2003年记者排名中国十大危险行业第三名,在矿工,警察之后便是新闻记者。
第五部分,我的新闻观
——记者的荣誉就在于深刻地关注和忠实地记录人类社会正在发生和形成的历史,不断地揭示历史进程中的瓶颈因素和问题所在,深刻地反映社会制度与政策的弊端,从而以新闻的力量推进社会的进步与文明。
——在历史上,真正成功的、对人类进步事业有贡献的媒体都是以“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制度安排”为己任的。为之而奋斗应该是一个真正的报人毕生的追求!
——扎扎实实的调查采访永远是记者之第一要务,好作品是跑出来的,而非写出来的。有影响力的作品其调查访问应该占到总工作量的八成或更多。只有获得大量一手资料,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把握新闻事实,进而揭示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
——新闻工作的首要职责是报道真相,新闻工作是查证与核实的工作。
——还原事实真相本身就是对正义的捍卫,对公众利益的看守。
——我们的力量源于揭示与记录真相。铁证般的真相是记者安全最有力的保障。
——对真相的不断传播与报道,本身就是对弱者最有力的帮助,对公民权利最有力的捍卫。
第六部分,一些相关资料与附录
——《纽约时报》的办报理念
1896年阿道夫 奥克斯买下陷入困境的《纽约时报》在8月19日他发表宣言给这份报纸的工作人员写了一个奋斗目标:
一,注意真实,客观。
二,注意记录性,务必使一份报纸成为一份历史性记录。
三,将包括犯罪新闻在内的许多东西做成“社会学和记录书”来看待。
四,将事实与议论分开。
五,掌握分寸绝不无端夸张宣染。
六,迅速,详实的报告新闻。
七,尊重科学,正确地报道科技发明。
八,抵制一切非正当利益的诱惑,作公众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