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新闻策划机制

时间:12-07-07 栏目:媒体实践 作者:编辑网 评论:0 点击: 2 次



京华时报的组织结构
四个决策组织:董事会、社委会、编委会、经委会
编采五大中心:新闻中心、编辑中心、财经中心、出版中心、考评中心
新闻中心:要闻版组、时事版组、社会版组、热线版组、特稿版组、摄影部
采编分离与采编合一
京华时报的奇迹背后
正确的办报方向。报业是产业、报纸是产品、报人是商人。同时还要服从意识形态领域内的规律。
先进的报纸组织结构和体制。公司化运营。
优秀的管理层。
先进的办报理念。
京华时报的新闻理念一
报纸是一张新闻纸。对副刊化和泛言论的思考
本地新闻是都市报生存的命脉
事件性新闻是新闻体裁的主打品种。对现象稿和状态稿的思考。
事件性新闻的原则:
为什么要强调事件性新闻
纵观北京报纸的改版
现象稿、话题稿和事件稿
京华时报的新闻理念二
受众最大化原则:
贴近性是受众最大化的根本保障。其中又包含着心里贴近和地理贴近两层意思。
本地新闻事件化
文体新闻娱乐化
财经新闻服务化
京华时报的新闻理念三
新闻、本地新闻、本地动态新闻(版块结构)
新闻是京华时报的主题内容
本地新闻是都市报生存的命脉
本地动态新闻是保持报纸信息量、速度感和异质性的利器
京华时报的新闻策划
我们的新闻策划分为常规新闻策划和重点新闻策划
常规新闻策划侧重于:新闻线索的价值判断、新闻线索的深加工、成品稿的再包装。
重点新闻策划侧重于:选题的价值分析、稿件的精雕细琢、新闻风险的预警和规避。
常规新闻策划
常规新闻策划是报社日常工作的重点,是维持报纸质量的“主食”。
确保在重大新闻发生的时候不输给外报,确保在每天的重点新闻稿件不输给外报。
两大难点:保持报纸的新闻理念不跑偏(考评体系、奖惩体系)
用组织结构固化操作流程
基本操作模式
以中心为单位的联动操作——不同于以部门为单位的松散型操作。便于整体协调,集团作战项目责任制——招标成立项目小组。不同于固定部门的封闭操作。便于权责到人,思路扩展
重点策划和常规策划——抓住最重要的新闻日和每天最重要的新闻
时政策划和社会策划——提高影响力,提高发行量并行
例子:秦京输油管泄漏:
早上9点40接到热线电话(偷油)
10点记者部门会议派出第一批记者(现场)
10点到下午1点记者部门主任和记者沟通。现场人手不够派出第二拨记者(公安、中断)
1点钟,值班主任确定稿件原则,向中石化派出第三拨记者(5小时)
7点钟晚编前协调版面,制作版头、制图
第二天评价,表彰
常规新闻策划
记者主任选题会——发现选题,初步价值判断
1点半主任值班——确定选题方向
4点钟编前会——责编介入稿件,稿件细节把握
7点钟小编前——确定各版头条,稿件包装
新闻中心的新闻制作流程
五个会议:记者部门选题会、编辑碰头会、编前会、协调会、周选题会
白班工作职责:监控、寻找选题、安排采访、指挥采访、稿件润色、白班日志
夜班工作职责:统筹稿件、头条选择、版面初审、夜班日志
重点新闻策划
重点新闻策划是报纸产生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使报纸生存的大餐。
确保一周一篇重点稿件,需要对读者保持持续轰炸。
难点有二:多为猛料,如何降低新闻风险;多为精品,如何保证持续动力。
例子:增光路吸毒胡同
周选题回报的时候报上选题,中心讨论为重点选题。进行价值分析。
搜集增光例资料(以往报道、所属单位、附近单位)
记者进行暗访写完初稿,仅仅是现象描绘。
第二次采访,附近居民,对当地生态的破坏
第三次采访,告知警方
稿件的雕琢
见报后续(稿件、警方、北京市、人民日报、中宣部)
降低新闻风险:选题策划时汇报,新闻采访时请示,稿件完成后审稿,版面预拼时仔细校样,见报后搜集反馈。
稿件的精加工:选题(注意最近宣传禁区、动向)、文风(客观、冷静、克制)、版面语言(平庸稿件的热处理,敏感稿件的冷处理)


更多



 
关于本文作者

及时的行业资讯,实用的网编技能,全面的管理规范,编辑网助力网络编辑晋级之路。

QQ 号码:11815050
腾讯微博:http://t.qq.com/a11815050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izeiss

又是一只飞过天空没有留下羽毛的鸟X,你懂的……

《京华时报》新闻策划机制: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