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理念与重大选题的策划与组织

时间:12-07-08 栏目:媒体实践 作者:编辑网 评论:0 点击: 2 次



高钢(原华声月报杂志社总编辑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
深度报道的理念与操作方法
首先,要考虑深度报道要面对的传播环境;
社会环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的趋势下,社会生活的变化频率加快,各领域间的联系日益加强,相互作用日益深刻。一项新的科学技术,一个新的建设成就,一起空难,一场瘟疫的影响力都会超出行业与地域的局限,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影响,从而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
受众环境:受众群体的年龄跨度加大,社会构成日益复杂,思想状况日益活跃,价值标准日益多元化;快速获取最新信息(传统的5W已经不能满足),精确接近深度信息,主动选择有用信息,已经成为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普遍需求。
市场环境:媒体走向市场已成趋势,各类媒体已经覆盖广大的受众群体,占据了传播市场的各个领域。
技术环境:信息数字化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手段和方式提高到前所未有的现代化水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局面。数字报刊、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的快速发展改变着大众传播业的格局,互联网为其代表的新兴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时代的询问:在急剧变化的全新环境中,新闻媒体的运营与发展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新闻媒体怎样才能在激荡的变革中履行责任?在剧烈的竞争中占据市场?在媒体的角逐中赢得受众?
深度报道:国际新闻界的主流操作方式
深度报道讲述的不是思想深度,是事实深度,披露时间的进程,解释一个新闻内部与环境的空间关系,
案例:1984年,北京音乐厅建成的报道
北京晚报的报道:(时间、地点、规模、演出盛况、出席的人员)
美联社的报道:导语:中国第一座适合于演奏欧洲古典音乐的音乐厅建成;票房:前十场演出票售空;上海:古典音乐磁带畅销,销量首次超过流行音乐;判断,中国这样一个由前年文化的古老国度不会抛弃人类的古典文明。
案例:珠海机场通航
新华社:1994年5月30日,珠海机场竣工,李鹏出席,机场建设时间、耗资、跑道长度,先进设备。
美联社:中国南方开通国际机场,距澳门33公里,其他三大机场,香港主权回归,中国将掌握这四家机场,对国家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中国作为世界第三大国,此举的深远影响。
深度报道的思维方式,观察新闻产生的环境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提出的三个层面的报道概念:
一、对主体新闻事实的直接报道
二、发掘设计主体新闻背后原因及实质的调查性报道
三、在调查性报道的基础上做出的解释性和分析性报道
把深度报道的选题聚焦在四大领域
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动向;各级政府做出的重大决策;社会运行的重大缺陷及弊端;重大突发事件。
案例:中国抢建跨世纪交通动脉
耕海牧渔:中国加紧开发水中食物资源
水果价格低于蔬菜
一、真实报道社会文明进步的重大动向
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往往造成受众生存环境的深刻改变,让人们知道自己生存环境的发展过程,会帮助他们准确认识自己生存环境的改善与自身命运改变之间的关系,这个领域报道的意义不仅在于鼓舞受众生活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他们为满足自身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做出相应的决策判断,激发他们为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进行它们的选择与创造。
二、深刻解释政府做出的重大决策
各级领导机构的重大决策往往直接作用着一个地区、一个领域、一条战线的发展进程,决定着一个事业的成败兴衰,从而直接影响着社会成员的利益得失与命运沉浮。因此各级领导机构的重要决策应该成为主流新闻传媒的关注重点。在这个领域的新闻选题特别要关注的是真实,深刻、清晰地解释各级领导机构做出的重大决策与普通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之间的关系,说明这些决策对整个国家或对某条战线、某个地区发展进程的影响。
三、用建设者的态度披露社会运行的重大缺陷及弊端
新闻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是察觉并披露社会运行的矛盾、问题、缺陷和弊端,为推动这些矛盾的解决提出呼吁与建议。在中国社会所处的转型期,各种弊病、缺陷、丑恶不可避免的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以各种方式侵害者公众利益,阻碍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新闻工作者责无旁贷地担负着社会监督的责任。
四、掌握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主动权
重大突发性事件往往指的是在社会议程设置之外,在人们的意料之外突然间发生的重大事件,它往往对社会生活产生突发性的巨大震荡力,影响正常的生活秩序,对社会的正常运行产生种种难以预测的冲击力甚至是破坏力。
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是新闻媒体扩大自身影响、提升自身地位、参与舆论形成、左右传播方向的重要机遇!突发性事件报道工作原则包括:①快速反应。对于突发性事件的报道,首先是要快速反应。第一时间的报道不仅会为媒体赢得传播威信,而且会为媒体赢得报道全程的主动权。②连续报道。由于突发性事件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这个演变过程往往又十分急剧,因此,记者需要及时追踪事态的最新发展,并且将变化的最新态势报道给受众,以此实现对事件全貌的描述。③全面观察。对于构成事件的各方面要素,要全面了解,特别是对事件的深层缘由,需全力挖掘,以求对于事件的报道能够达及本质的真实。④智慧引导。媒体是担负社会责任的。它对于突发性事件报道的目的是为了提示社会的警觉,完善相应的对策,促进社会的稳定运行。因此,在报道中,记者要站的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深,以深刻的洞察力和责任感和责任感支撑全程报道。

写作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
新闻价值标准:
时效性:时间发生的时间越近,就越具有新闻性;
影响力:时间影响人越多,就越具有新闻性;
显赫度:事件中的人物欲机构越是著名,就越具有新闻性;
接近性:事件与受众在地理上和事件上越是接近,越具有新闻性;
冲突性:事件包含的冲突越是激烈,越是具有新闻性;
异常性:事件越是超出常态,越是反常,就越具有新闻性。
相对价值的判断:
真实性:新闻报道的最高原则
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原貌;
真实是新闻得以存在
怎样保证新闻的真实性。铁律——坚守核实原则,与新闻事件无关的独立的两个以上的新闻来源证实。
时效性和真实性之间没有任何交换价值!
准确,溯源-记者工作手册(新闻伦理),除非属于常识,记者必须交待没有亲眼看到的东西的出处。客观。保证客观性:公正与平衡。
验证。采访一个人物,需要采访十五个以上的相关人物。
新闻写作的技术要点
考察背景:不使用背景材料,几乎没有什么报道会是全面的。忽视这个忠告的记者,绝不可能为读者和听众提供充分的情况。事件并不是没有原由地突然间从天而降的。记者的任务就是发现它的起因,说明它的发展,而且最好是在一个最短的篇幅里做到这一点。(MELUIN MENDIN)
展现细节:细节展现着人物的行为和事态的进程,用细节展现的新闻才能够再现新闻事实本身的生动性、独特性、丰富性和深刻性,从而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遣词造句:使用具体的名词,谨慎使用形容词,不要使用副词(形容词是名词的天敌,副词是动词的天敌),使用行为动词。
每个句子,有17个单词的界限,绝对不使用让一个具有14岁智力的人感到迷惑的句子。
新闻工作是从ABC开始的:准确、简洁、清晰。
记者不要出现在报道中:除非记者是直接目击者。之外,不允许出现“记者看到”等字样。

写作高质量新闻的必备条件
一、建立高质量的信息采集渠道
信息渠道的质量标准:权威性 及时性 全面性 连续性
信息渠道的种类:官方信息系统 专家的信息系统 互联网的信息系统 其他媒体的信息系统
二、建造强大的网络数据库
数据库是增加新闻传播影响力的基础支持力量
三、注重开掘新技术的传播能量
技术的发展往往成为引发新闻传播领域革命的前导力量,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影响着技术方式、内容结构、传播理念:宽带、无线、多种接收终端、新一代互联网
四、知识丰富
面对日新月异变动着的社会环境,新闻工作者要想及时识别新闻、准确判断新闻、真实描述新闻、深刻分析新闻,就必须努力学习,通过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活跃自己的思维、提高自己的专业工作能力。知识面越广,就越能写好各种各样的题材。
五、勤于思考
深度报道是对新闻实践深入分析和研究的结果
高质量的新闻报道是在对社会环境全面观察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新闻工作者要想洞察新闻背后的复杂关系、新闻波及的社会影响、新闻发展的趋势走向,就必须具有研究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需要具有面对突然呈现于眼前的一切具有新闻性的陌生事物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
六、同情心和正义感
真正的记者必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关注和同情不幸者、无辜者、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儿童、妇女、老人。
七、不断质疑、不断求证
做怀疑主义者,提出一切你怀有的疑问。
八、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
为履行职业使命,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九、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报人守则》:“新闻事业是神圣的事业”——五条原则,为公众服务的目的,公正客观的态度,求真求实的观念,超然独立的地位,廉洁不贪的作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建人、首任院长 沃尔特。威廉。


更多



 
关于本文作者

及时的行业资讯,实用的网编技能,全面的管理规范,编辑网助力网络编辑晋级之路。

QQ 号码:11815050
腾讯微博:http://t.qq.com/a11815050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izeiss

又是一只飞过天空没有留下羽毛的鸟X,你懂的……

深度报道理念与重大选题的策划与组织: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