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22日
⁄ 新闻采编
⁄ 共 3108字
作者:洪玉华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践行“四力”是媒体人的时代课题。在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过程中,越来越多有品质的新闻在报端网端呈现。
新闻的品质是隐含在报道中的时代品质、人民群众的精神品质,是作品中迸发出的引导读者向上的力量。新闻的品质通过新闻事件中具体的人、事、观点体现出来。一篇新闻作品中见人见事见观点,可读性自然就强了,“流量”也就不成问题,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也随之增强了。
见人...
阅读全文
2019年03月28日
⁄ 新闻采编
⁄ 共 3893字
——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广播类直播、访谈和专题作品评析
来源:人民网-新闻战线
审视选送的优秀广播作品,笔者为他们记录时代历史,体现人民情怀而感动,为他们创作出把握导向、语言洗练、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作品而折服。当然,也看到了少部分选送作品存在某方面缺失与获奖擦肩而过的遗憾。我们要有长跑的思维,从提升“四力”做起,练好内功,才能砥砺前行。
今年的“两奖”评审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
阅读全文
2019年03月27日
⁄ 新闻采编
⁄ 共 4892字
——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获奖消息、系列报道、新闻摄影评析
作者:陈伟军 来源:人民网-新闻战线
本届中国新闻奖评审,“四力”和“三有”是原则要求。记者的笔力,与其脚力、眼力和脑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四力”融会贯通、相互激荡,做到事实与见识、理性与情感、题材与表达并重,报道必然成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力作。
2018年8月22日至28日,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五届长江韬奋奖评选会举行。22日晚,中国记协主席张...
阅读全文
2019年03月26日
⁄ 新闻采编
⁄ 共 2250字
作者:卢新宁 来源:人民网-新闻战线
谈到当前的舆论场,有两个词经常被提及。一个是“后真相”,这不仅是指“自媒体太多,记者太少,事实不够用了”;也是指现实多元复杂,倘若只关注自己在意的,很容易造成情绪极化、观点偏激。另一个是“碎片化”,这既是说信息不系统、不全面,一鳞半爪、只言片语太多;也是说全面客观的理性分析太少,难以直抵事物的本质。说到底,尽管技术革命带来了信息爆炸,但有穿透力的观点还是供给不足。
...
阅读全文
2019年03月22日
⁄ 新闻采编
⁄ 共 4038字
——以获奖作品《 “我在中国社区矫正的日子” 》为例
何百林
用志愿服务打开境外社区服刑人员的家门,用充分尊重赢得境外社区服刑人员的信任,用耐心真情化解境外社区服刑人员的疑虑。通讯《 “我在中国社区矫正的日子” 》主题重大,但切口很小,内容真实生动,展现了中国司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诠释了中国司法的人文温度,也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中国的开放包容和文明进步。
在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金华日报通讯作品《“我在...
阅读全文
2019年03月04日
⁄ 新闻采编
⁄ 共 3777字
作者:职新建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核心阅读
写好典型人物的思想、精神,需要记者从人物的事迹中提炼出反映其行为本质的“思想内核”,以此来谋篇布局,编织素材,统领写作,这需要下大功夫思考、思考、再思考!“丹青难写是精神”就是这个道理。
写出典型人物的“精气神”,须做到两个确认,即确认为什么现在要写这个人?确认写这个人物的主题是什么?在动笔前还要思考3种关系:时代与个体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高大全与...
阅读全文
2019年03月01日
⁄ 新闻采编
⁄ 共 10372字
作者:刘保全 来源:《新闻爱好者》2019年1月
2018年11月2日,第28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348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5件,一等奖62件(含10个新闻名专栏),二等奖98件,三等奖183件。这些作品体现了全国新闻战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在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
阅读全文
2019年02月27日
⁄ 新闻采编
⁄ 共 4390字
作者:吴洽兵 来源:今传媒
摘要:随着传媒环境的改变,新闻反转越来越成为一种常见的新闻现象。人人都是麦克风、都是新闻发言人的时代,“反转新闻”频繁发生,导致社会公众对于媒体及其报道产生不信任感,这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带来了负面效应。研究新闻反转的负面影响,剖析新闻发生反转的深层次原因,尽可能减少新闻反转的发生,才能维护媒体的公信力。
关键词:“反转新闻”;公信力;把关人;防范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
阅读全文
2019年02月16日
⁄ 新闻采编
⁄ 共 3956字
作者:宋亮亮 来源:《青年记者》2018年11月上
“有些小事看起来很不起眼,你怎么能从中发现好新闻呢?”有不少同仁问过笔者这个问题。发现好新闻,关键要靠好眼力。记者增强眼力的办法有很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却易被忽视的途径,就是通过树立政治意识、强化政治学习、用活政治知识来锤炼政治眼光,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进而提升发现新闻、判断新闻、洞察新闻的能力。
从三篇获奖报道说起
很多时候,好新闻不是什么...
阅读全文
2019年01月29日
⁄ 新闻采编
⁄ 共 2450字
作者:易然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度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已由简单的相加式转型升级到深度相融相生阶段。报、网、端、微的高度融合模式和数码电子技术的发展普及,使大量文字记者和一些自媒体、拍客等纷纷参与影像采集,在更深程度上打破了以往职业摄影记者对于新闻摄影的绝对掌握权。但另一方面,媒体融合对影像的重视和运用,也为新闻摄影的创新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和挑战。
不仅表达现场更表达观点
新闻...
阅读全文